文章配图
会同新闻网7月17日讯 昨天早上,《新京时报》发表消息,称教育部日前印发《中小学生艺术本质测评办法(试行)》,表示: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品级名次证书等不能直接作为艺术拿手测评依据。
据悉,该《测评办法》规定,学生艺术本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其中,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加入的课程学习和课外勾当;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本质和到达的方针;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学生艺术本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出现,总分110分,其中“艺术特长”在测评指标体系中占10分,并要通过学校现场测评来鉴定。
对于为何不将社会艺术考级作为“艺术特长”认定依据,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万丽君解释:当前社会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艺术考级,让专家学者担心。一是认为功利化倾向严重,以盈利为目的,脱离了育人目的;二是认为将艺术教育推向纯粹的技能培训,扼杀了学生的信心和潜能。社会艺术考级不作为“艺术特长”认定依据可减轻学生包袱,让学生少加入这些培训。
同时,对参加社会艺术拿手培训班,算不算评价体系中的“校外学习”,万丽君解释:“校外学习”一不包括学生接受的家庭艺术教育,二不包括学生加入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或个体培训者所组织的艺术培训,仅指学生“介入社区、乡村文化艺术勾当,学习优异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文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实践性、体验性学习。
文章配图
编辑:redcloud
来源: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15/07/17/707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