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会同县脱贫攻坚到户到人政策宣讲:兜底保障政策
2018-10-23 17:21:50 字号:

  上期节目我们介绍了健康扶贫政策,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说兜底保障政策。在农村贫困人口当中,有一部分人,因为没有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帮扶他们发展生产实现脱贫的,我们就用兜底政策实现他们脱贫收入保障,到底怎样的情况才可以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范围呢?

  以户为单位,贫困家庭中主要劳动力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范围。

  1、无劳动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家庭成员主要是老年人(60周岁以上)或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且无经济收入来源的;或其赡养、抚(扶,下同)养义务人均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服刑、强制戒毒、失踪等原因,无法履行赡养、抚养义务的家庭。

  2、因残重度贫困的家庭。家庭主要劳动力是一、二级残疾人,或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或一户多残,或老残同户且无其他经济来源的特殊困难家庭。

  3、因病重度贫困的家庭。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含慢性病)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年累计自负医疗费用超过其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且需继续治疗的家庭。

  4、因灾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贫困的家庭。因灾害、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重残等致贫且无其他经济来源的家庭。

  5、因其他不可抗拒原因,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重度贫困家庭。

  如果进入了兜底保障范围,可以享受到哪些政策帮扶呢?

  对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的农村低保对象,我县按农村低保一类保障标准发放低保金,实现与国家扶贫标准的“两线合一”,如2018年我县就按290元/月的标准发放兜底保障金。

  贫困家庭怎样才可以申请进入兜底保障范围呢?

  首先是户主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派出2名以上经办人员逐一入户调查;核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民主评议;将初评结果在村里进行公示;再交由乡镇审核;审核后二榜公示;再交由县级审批;审批后三榜公示。

  这样做,好!按程序组织开展入户调查、经济状况核查、民主评议、公示,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对兜底对象认定不精准的问题,切实将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进行兜底帮扶。

编辑:redcloud

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