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新闻网8月9日讯(记者胡江勇)“扶贫站办公室就应该离老百姓更近,让百姓少跑 腿……”黄万生,41岁,会同县林城镇扶贫站长,他“牵线搭桥”,先后引进大福果业、木业山兔业、魔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龙坡村小龙虾养殖等产业,2017年底,林城镇新脱贫4513人,8个贫困村出列。
勤劳务实!“傻”干部是“暖男”!
“他做什么都拼命,当了扶贫站长后,像是当了‘大官’,朋友聚会不参加,家里有事没空管,心里只有扶贫……”在家人、朋友眼里,黄万生是个“疯子”、“傻子”。
林城镇,总人口93898人,3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贫困村10个,贫困人口2703户,9801人,帮扶责任人706人,驻村工作队56人。
“那段时间,家人见他都很难!”黄万生妻子告诉记者,在“两率一度”清理整改期间,他每天6点半起床,凌晨一、两点回家,白天下村走访,晚上到贫困户家中宣讲扶贫政策,回到办公室对当天拟清除、拟纳入贫困户逐一分析、甄别。连续两个月高强度工作,6月25日中午,黄万生在回家路上晕倒了,幸亏同事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治疗,医师要求他住院治疗一周,他休息了两天就跑回了单位。
“工作是自己的,身体也是自己的,你工作比爹妈还亲!”妻儿每次埋怨,黄万生总是会心一笑:“等村民都脱了贫,我就好好休养!”
“睡眠不好,血压最高到120——180。”黄万生每天需要吃降压药控制血压。
“他热心又暖心,是个暖男!”镇党委书记邓建永竖起大拇指,为黄万生点赞!林城镇翁宝村8组粟某患精神疾病,2017年一个夜晚,粟某疾病发作,黄万生半夜接到其家人电话,连夜喊车将其送到医院,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住院花费了8万余元。黄万生多次到民政、大病保险中心、卫生等部门汇报,帮她填写资料,在黄万生帮助下,粟某报销医药费7万多元,减轻了她家负担。
“他真‘傻’,专为自己找‘事’!”为方便接待群众来访,黄万生向领导申请将扶贫站办公室从二楼搬到一楼打眼处,一年接待来访群众2700余人次。
内生动力,扶贫、扶志、扶智!
“精准扶贫,重在扶智、扶志!克服‘等靠要’,靠双手发展生产。”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黄万生组织各村工作队进行宣讲,他背着音响,带着话筒,走村串巷,分村、分组、分自然团进行扶贫政策、脱贫典型宣讲;组织培训贫困劳动力300多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185人,做到了扶贫、扶志、扶智结合,贫困群众积极性高涨。同时,每个贫困村还配备了科技特派员,定期对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工作队、村支两委进行医卫、农技等方面政府策知识的培训,进行科技培训46余场。
产业引领,脱贫攻坚“领头羊”!
“黄站长帮了我大忙,危房改造,搬进了新家,这样贴心的帮扶真是头一次见到!”贫困户林海华满怀感激。
林海华,65岁,林城镇东岳村人,脑溢血后遗症干不了重活,日子过得艰难,黄万生了解情况后,到林海华家走访摸底,帮她申请危房改造;与大福果业对接,林海华入股2500元,土地流转5亩,林海华在果园锄锄草,每天收入70元,每年分红1000余元,实现脱贫摘帽。
通过入户排查,黄万生组织东岳村周边4村69户254余贫困户入股大福果业,每股股金2500元,每年分红500元,既解决大福果业发展资金需求,又为贫困户获得入股收入;大福果业流转土地500亩,其中贫困户72亩,12名贫困户在这里务工,年平均务工收入8000元。
贫困户以资金入股“大福果业”获取股份分红的扶贫模式,得到群众认可,黄万生总结经验,向林城镇其他贫困村推广。
瑶丰村是省级贫困村,黄万生引导该村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为创业者宣讲政策,通过提供银行贷款助他们解决部分资金;组织贫困户集中培训,掌握猕猴桃种植技术,提高收入。去年,该红心猕猴桃基地,产猕猴桃3万余斤,收入30余万元,聘请8名贫困户务工,贫困户每天收入100元。
“扶贫站长是脱贫攻坚‘领头羊’,脱贫必须有产业,不搞花架子。”黄万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形成以东岳司、墓脚、溪坪为中心的蔬菜、黄桃、葡萄、葛根、火龙果种植基地,连接竹寨、岩壁、龙塘、酿溪为大棚蔬菜、红提、西瓜、生态种植农业观光采摘园基地,以民主、洒口、金寨、吉秀、龙坡、渡头为主的养羊、养鸡、养牛、养虾、养兔基地,以瑶丰、落溪、岩头为中心的山核桃低改、红心猴桃种植、油牡丹种植、魔芋种植基地等产业发展格局。
黄万生用一股“傻”劲儿,攻坚克难,林城镇4513人脱贫摘帽,8个贫困村出列,村民“暖暖的”“甜甜的”!
编辑:redcloud
来源: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18/12/18/706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