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帮扶轶事|当好生态护林员的“指导员”
2019-06-21 16:33:47 字号:


  会同新闻网6月21日讯(记者 杨锐)“喂,是杨站长吗?……我今天在巡山的时候发现平头山枞树林的一棵枞树不知什么原因枯死了……”

  6月19日,连山乡建设村18组生态护林员杨秉发在巡山时发现情况,他立即向乡林管站站长杨云早进行了报告,杨云早同时也是他的结对帮扶责任人。

  “好的,我马上赶过来看看。”

  接到电话,杨云早马上开车前往。作为县林业战线的“老兵”,他心里清楚目前这个季节正是森林病虫害的高发期。

  不到一刻钟,杨云早便赶到建设村潘头坪。

  杨秉发所指的“枞树林”是村集体10多年前营造的一片马尾松林。

  穿过约200米丛林,杨秉发领着杨云早在一棵碗口粗的已经枯死倒地的马尾松旁停了下来,“杨站长,就是这棵树,你看看。”

  杨云早仔细的打量着这棵马尾松,一会儿用手剥开树皮捏捏,一会儿用柴刀劈开看看,得出的结论是,这棵是受到了“肖氏松茎象”的危害而枯死。

  为了让杨秉发了解更多的森林病是害知识,便于以后在巡山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杨云早趁机对杨秉发进行了现场讲解。

  “像这种病,你要观察树的根部,如有块状、已硬化象松脂样的东西,但又不是松脂,颜色暗、有的轻微紫色,这就是受到了‘肖氏松茎象’的危害了。”

  “‘肖氏松茎象’危害比较轻微,传染性不强,一般是单株发病。松林最可怕的就是松毛虫和松材线虫。它发病的特征是……”

  杨秉发仔细聆听,不时点头。

  “通过杨站长的讲解,一下子为我增长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连山乡共有森林面积67800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就占到19865亩,全乡20名护林员岗位中有12名为贫困户生态护林员特岗。为充分发挥好护林员作用,杨云早每年都要组织举办两次以上业务培训,并建立专门的贫困户生态护林员档案。为更好的对生态护林员进行管理、指导,杨云早还主动向乡扶贫站申请,将12名生态护林员其中较为困难的4户纳入自己的结对帮扶对象。

  谈到为什么要求将自己的帮扶对象都调整为生态护林员,杨云早说,一方面,他对这些生态护员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帮扶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业务上对其进行指导,让生态护林员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杨云早主动将4名生态护林员调整为结对帮扶对象其实并不轻松,因为4名生态护林员分布在连山村、建设村、旋水村、火神坡村4个村,每次村里开扶贫例会,他4个村都得去参加。每一次走访,别的帮扶责任人一天就可能轻松完成,杨云早得起早摸黑,有时甚至需要两天时间。

  “每次看到自己的帮扶对象生活在一天天变好,特别是在扶贫特岗的作用下,慢慢的摆脱贫困,自己辛苦点没关系,无非就是自己多跑了几趟路,多花了点汽油钱。”杨云早告诉记者。

编辑:redcloud

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