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车子在山间盘旋环绕,葱郁树林从眼前滑过,山脉弥漫着薄薄云雾。从会同县城驱车两个半小时,湖南第九届网络文化节之2020“决战决胜 全面小康·精准脱贫在三湘”媒体湖南行媒体团抵达雪峰村。
2018年,湖南省文旅厅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村,将文旅扶贫融合发展作为雪峰村脱贫攻坚致胜“法宝”,深挖盘活当地文化旅游资源。2019年底,雪峰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媒体团来到雪峰村,探访当地如何以文旅融合促发展,走出精准帮扶奔小康的路子。
微缩版“长征路”,带来游客,带富村民
(扶贫队长梁利平向媒体团介绍文旅项目。彭福宗 摄)
9月23日,细雨濛濛,媒体团成员步行到“微长征”沉浸体验式党课项目。一条2.5公里的“长征”道,可以“爬雪山”,“飞夺泸定桥”,“渡赤水”……重温历史,感悟美好生活的不易。
原来,雪峰山是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地,雪峰村内还保留着长征路、战壕、烈士墓、红军亭等。雪峰村将长征途中的重要场景“微缩”并植入其中,打造了这个创新文旅项目。今年七八月试营业期间,共接待3200余人次。
不仅如此,村里在竹海修建的“竹林七贤”民宿和利用废弃老村部改造的艺术写生研学基地即将完工,能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体验。同时,开展百人团队野外露营、党建徒步行等旅游活动,把雪峰村打造成“洪江古商城—雪峰村—高椅古村”的旅游线路重要节点。
逐渐红火的旅游,带富了百姓生活。贫困户雷晚英,此前和爱人在家务农,收入来源单一,日子过得很拮据。扶贫队发现她做得一手好菜,于是建议她做农家乐,招待游客。在扶贫队帮助下,他们搞起餐饮,开起了民宿,没想到一炮而红。
“今年七月,生意最红火,一天开了20桌。”她笑着说,自己拉着左邻右舍帮忙,才没有“匡瓢”。良好的服务,还迎来了回头客。“一位游客吃过一餐之后,回去打电话预约,带了十几个游客来住宿,吃土菜。”增长的游客,让她家生活越过越红火,一年至少挣两三万。
夜幕降临,桂花香味飘满山村,村部前面的灯光亮了。雷晚英和姐妹们换上本民族的服装,载歌载舞地跳了起来,舞姿明朗,笑声盈盈,挥洒出脱贫后的欢欣和喜悦。
修通条条产业“路”,满载产品,满载幸福
(媒体团在楠竹加工扶贫车间采访。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入村口,一家雪之锋楠竹加工扶贫车间出现在眼前。村民们把楠竹清理干净,截段,切割,再制成各种半成品。一辆河南车牌的货车,在装载封装的竹丝。司机告诉记者,一趟能载18吨,运到浙江,用来制作凉席。
雪峰村楠竹遍布,占地约6500亩。楠竹生产周期短,再生速度快。扶贫队长梁利平告诉记者,村里虽然楠竹资源丰富,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无法外运,只能腐烂在地,空有宝藏却无法带富百姓。
扶贫队了解情况后,和村里一起修通林区产业路9.6公里,引进楠竹加工企业,和村里的致富能人共同投资300万建立扶贫车间,生产干簧片、竹丝、竹地板等家具制品,年产值约8千吨,年净利润将达80万元。提供了42个工作岗位,包括贫困户24人。
脱贫户雷运礼,就在扶贫车间上班。“家里要赡养两位老人,拉扯两个孩子,收入一直入不敷出。”他说,为了照顾老人孩子,他结束在外务工,回到了雪峰村。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一年三四万收入,让他颇为满意。“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此外,村里和扶贫队利用雪峰村的优势,大力发展乌骨鸡养殖,扶持养牛大户,打造“云上雪峰”贡米基地和开垦高山有机茶园等形式,形成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多元发展产业格局,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和百姓长期受益。
(华声在线)
编辑:许诺
来源:华声在线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wap.rednet.cn/content/2020/09/24/836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