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建在山后面,我们还得翻过这座山,路有点难走,你们要注意,小心点。”近日,得知我们要去他的养鸡场看看,养殖户杨喜文从山里走到山外来迎接我们,“连日来的大雨,路坎有的塌方,把进出养鸡场的路阻塞了,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走这条山间小路。”
杨喜文出生在金竹镇地灵村的一个普通家庭。201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留在深圳某上市公司,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每次返回家乡,农村留守人口越来越少,有的耕地都荒废了,我感觉很可惜。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乡村振兴嘛,我也想尽一份力。”2020年底,杨喜文离开深圳,开始返乡创业。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创业,家人朋友最初也是不太理解。
“人还是要有点家乡情怀嘛,我们村生态环境也挺好的,比较适合发展养殖业。”杨喜文做事干脆,说话也爽快。
他瞄准养殖业,计划从养鸡开始,咨询专家、筹备资金、引进鸡苗……创业之路忙碌而充实。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村的生活节奏与大城市截然不同,一天又一天的生活在喂鸡、清理鸡舍、搭建鸡舍中过去.....
行进在山间,我们发现了他在树林里搭建的鸡舍,他告诉我们:“我养鸡的主要特色就是鸡舍比较分散,每个鸡舍大概就90只鸡。白天出来,整个鸡就会比较分散,野外觅食的就会比较多。”
2020年底,为了摸索经验,他选在一个朝北的山谷,喂养了200只鸡。但由于阳光差,影响到鸡的生长,再加上冬天气温低,经常有鸡因为抵抗不住死亡,多的时候一晚上冻死七、八只。再有就是老鹰等野生动物会来抓鸡吃,经常在山上看到一地鸡毛,到最后200只鸡剩下80来只。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他也从这个过程学了到非常多的经验,大部分问题也找到了应对的方法。
创业之路十分艰苦,但想到能够为带动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杨喜文就充满了干劲。
家住地灵头村5组的梁红日,今年42岁。家中有6口人,2019年脱贫,家里的老人年纪比较大,父亲身体不太好,两个子女上学花费比较大。2020年底,杨喜文回家创业,刚好缺帮手,梁红日便加入了他的养鸡队伍。
“今年做养殖这一块,我也能够照顾一下生病的父亲,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帮助家里面减轻开支,养殖一年也能赚个几万块钱嘛。”梁红日说。
“他做事也勤勤恳恳的,我读书的话知识和技术方面懂得多一些,但是实际的操作还是我们合作啊,两个人一起合作会好很多。”杨喜文说,目前鸡场前期投入了10多万元,暂时喂养了1100多只鸡。现在规模还小,有时候需要帮忙的时候,会请一些周围的脱贫户过来帮忙,后续规模大一点的话,也会请他们负责这里长期的工作。
下一步,杨喜文打算全方位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教育,农场会养鹅、放养猪、种植水果,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村民通过入股分红、鸡场务工等形式得到实惠,不仅能带动一方致富,更能带给大家精神的富足。杨喜文说:“路才刚刚开始,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也希望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参与进来,共同建设美丽家乡。”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王敏
编辑:李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wap.rednet.cn/content/2021/07/09/9645214.html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