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如果需要,都义无反顾。一个人民法官,不论庭内庭外,如果需要,都责无旁贷。”会同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陈亚军办公桌上压着这样一张字条,他也实实在在地用心诠释着这行字的真正意义。
44岁、16年党龄、24年民事审判经历、13年法官生涯、一年最高创195件办案纪录……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陈亚军用这一组数字展示了一名基层法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忠诚。多年来,陈亚军总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班加点,一心扑在工作上,四十四岁的他,已是满头白发,显得比同龄人苍老许多。
“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感觉好瘦小,又满头白发,还以为是一个临近退休的‘老同志’。”谈起对陈亚军的第一印象,肖梦这样笑着跟记者说。今年40岁的会同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肖梦是近几年才由外单位调入会同县人民法院工作的,与陈亚军共事一段时间后,肖梦才知道陈亚军也就仅比自己大上 4岁,“老同志”其实一点都不老。
“你们先走吧,我再忙一会。”这是陈亚军嘴上常说的一句话,每当同事加班离开办公室叫他一同离开时,陈亚军总是这样回答。周末休息时,别人在家中陪伴家人,陈亚军则经常约上当事人,到其家中去做双方的调解工作。陈亚军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所接触的当事人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案件也多是离婚、赡养、邻里等诉讼纠纷,或者是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等诉讼争议较大的纠纷,这类案件需要他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更细致的走访了解,以便开展调解工作。
2018年8月,谌某在工地上施工的时候,右眼被铁丝所伤,告知包工头后,包工头没引起重视,要求他继续施工,结果延误治疗导致谌某右眼残疾。2021年3月,谌某把建筑公司和包工头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因眼睛致残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0万元。因案件争议大,且双方当事人诉讼多年,为化解矛盾,及时解决纠纷,陈亚军在积极进行走访、了解案情后,分别给双方分析事实,讲解法律,促使双方在5月份实现庭内和解并及时兑现,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
除了审判工作,陈亚军还十分重视法律宣传,在法庭之外的空闲时间,陈亚军还会和同事一起走进社区、学校、乡镇,开展“送法到基层”“送法进学校”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页、进行宣讲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他总说,要让老百姓学法懂法用法,才能真正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也能帮助更多人在面对不公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多年来,陈亚军以“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以“诚心”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以“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耐心”消除当事人的思想顾虑。在情与法之间,他执着地坚守着一名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地维护着法律的神圣与尊严,用他高尚的人格品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忘我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新时代法官“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良好形象,在审判岗位坚守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王珏 实习生 黄馨瑶
编辑:李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wap.rednet.cn/content/2021/07/21/9691203.html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