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辉煌的五年 · 喜迎会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 系列报道之一 | 脱贫攻坚篇:擦亮“底色”绘新图
2021-07-26 17:56:46 字号: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仗,8年来,会同县尽锐出战,创造性提出并实施“委托帮扶”产业扶贫新模式,首创“六个一”自主择业直接奖补产业扶贫模式,即一丘田、一处园、一片林、一个圈(塘)、一个店(小作坊)、一份流转或股份收入。截至2020年,全县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089户贫困户68986人全部脱贫。

微信图片_20210726174208.jpg

会同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革命老区县,素有“广木之乡”“南竹之乡”美誉。

大山阻隔,林深路远。作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的会同,过去,百姓守着丰富的资源却过着穷日子。

2013年,精准扶贫号角吹响,如春风拂面,席卷大将故里。

金戈铁马,尽锐出战,攻城拔寨。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会同人民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善作善为,擦亮“红”“绿”底色,写好攻坚“文章”,用实干担当交出了一份脱贫与发展的出色答卷。

“红色”强引领:处处党旗飘

眼下,正是万物欣荣大好时节。

在会同县金子岩乡长寨联合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马良田来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共商产业发展大计,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巩固脱贫成果,发展产业是‘重头戏’。”马良田是高级农艺师,也是村里的科技特派员。去年,他引导村民发展油菜350亩。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会同县设立脱贫攻坚“司令部”,县委书记“挂帅”。分乡镇成立18个战区,分行业部门组建“7+3+3”攻坚组,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230支,选派6271名干部职工组成结对帮扶队伍,实现行政村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所有行政村组建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联村第一责任人或驻村帮扶责任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由全体联村县级领导和后盾帮扶单位联村第一责任人及驻村帮扶责任人、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2797人组成的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常态化驻村集中办公。

微信图片_20181117163545.jpg

县委书记周立志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

县、乡、村三级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明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以军令状取代责任状。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法,切实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敢打硬仗的先锋作用,让贫困群众真正有更多获得感。

会同先后出台“帮扶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形成行政村“五人包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责任体系,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扎实基础。

“绿色”谋发展:闯开致富路

仲春时节,在会同县宝田乡岩鹰坡,万亩有机茶园在云雾缭绕中吐露芬芳。在梯田状的山坡上,村民成群结队劳作。

宝田茶场(张镭摄).jpg

宝田茶场

会同县宝田茶场副总经理曹书安介绍,脱贫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山地资源入股,茶园按照土地入股、委托扶贫、保底分红3种方式,吸纳周边6830户脱贫户加入扶贫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会同根据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明确将茶叶、魔芋、獭兔等特色种植养殖作为重点扶贫产业扶持。

3.jpg

茶农采茶

会同魔芋收购现场.jpg

会同魔芋收购现场

截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5.3万亩,魔芋种植面积2.5万亩,南竹基地面积45万亩,獭兔养殖常年存栏30万只。宝田茶叶远销欧盟,“会同魔芋”“会同竹笋”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会同县荣获全省十强生态种茶县。

会同突出机制创新,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基本思路,创造性提出并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委托帮扶”产业扶贫新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宝田茶业有限公司,累计带动4446户16292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特色扶贫产业稳定增收。

会同还首创“六个一”自主择业直接奖补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推动脱贫户自主选择“一丘田、一处园、一片林、一个圈(塘)、一个店(小作坊)、一份流转或股份收入”的“六个一”当家产业。实现自主产业脱贫户全覆盖,让农户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带动惠及贫困群众13165户47575人。

IMG_2787.JPG

会同竹笋

高椅雪峰贡米香(1).jpg

雪峰贡米

2014年以来,会同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15亿元,把绿色产业“特色”做成扶贫“亮色”。宝田茶叶、会同魔芋、云雾竹笋、雪峰贡米、高椅黑泡茶、苦瓜茶、火塘腊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产业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实现脱贫户发展产业受益全覆盖。

“暖色”聚民心:书写新华章

脱贫宏图,“底色”绘就。

会同用“底色”调出“暖色”,用彩笔书写脱贫攻坚的灿烂华章。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会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有着浓浓的“教育情结”。

DJI_0086_副本.jpg

芙蓉学校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014年以来,会同43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全面完成,会同县一中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城北学校、芙蓉学校等学校相继建成投入使用,59所村小标准化、2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据统计,近5年该县学校建设总投入达5亿元以上,仅义务教育新增学位5000多个。近5年累计招考特岗教师374人、公开招聘教师200人、定向培养师范生262人,全部向农村一线倾斜。

277A1912.JPG

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失学辍学现象。2014年以来,全县发放建档立卡学生普惠和特惠资助资金37106.6万元,惠及581142人次。

至2020年,会同高考质量连续8年、初中会考连续4年综合评估排名怀化市第一。近3年,共有1057名会同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考入大学。

教育助力脱贫,脱贫反哺教育。

在脱贫攻坚中,会同县坚持不遗余力扶智扶志,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农网升级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薄弱小学改造、网络通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九大工程”,切实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筑起决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坚强基石。

Still1201_00001 (2).jpg

大山通了致富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会同农村地区路网电信得到大提升,贫困群众衣食住行大为改善,教育医疗就业饮水等得到全方位保障。

全县累计投入13.8亿元,完成3266.92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和通组公路建设全覆盖。

累计投入就业扶贫资金4905.699万元,开发扶贫特岗和公益性岗位2266个,建成扶贫车间31个,29423名贫困群众通过转移就业稳定增收。

IMG_9253.JPG

扶贫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234户13326人,基本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

累计投资21956.98万元,解决25.92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

2014年以来,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0.82亿元。数据背后,是会同县百姓满满的获得感。

2018年,会同县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高质量通过国务院脱贫攻坚普查和省、市考核,各项普查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要求。

来源:会同融媒

编辑:许诺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