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五年 · 喜迎会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 系列报道之五生态篇:
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会同县生态工作侧记
这里,山绿如翠,苍翠欲滴;
这里,水清如镜,鱼翔浅底;
这里,天蓝如湛,碧空如洗;
这里,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这里就是全国闻名的“广木之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重点林区县——会同县。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会同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这5年,会同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领全县人民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描绘出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会同画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十三五”时期,会同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为抓手,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唱绿色戏,加快推进新时代绿色转型,生态农业全面振兴,一个个绿色生态品牌脱颖而出,真正让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实现了全县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会同县把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年来,政府、企业、个人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工程,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持续发力,打好了三大“战役”。
县委书记周立志巡查会同河:倾力打造会同靓丽名片
打赢蓝天保卫战
会同县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多次组织生环、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动,开展垃圾焚烧治理、烟花爆竹禁放、建筑扬尘治理、烧烤餐饮油烟污染整治行动;对建筑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综合集中整治,对全县城区范围内在建工地落实扬尘治理工作做到“六个100%”,并要求建筑施工工地安装空气自动监控设施,对建筑工地扬尘进行实时监控;每天对县城主次干道进行3次以上、次干道2次以上洒水降尘,确保不发生道路扬尘污染。
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对相关冶炼企业、砖瓦窑、燃煤锅炉、加油站、双层储油罐等进行整治和改造,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淘汰不达标柴油货车,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出台严厉措施,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生活垃圾。
同时,加强大气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城区建立空气监测自动站,添置烟尘烟气测试仪,提高大气监测能力;工业集中区建立空气微站,中钰冶炼等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控,为全县大气污染溯源安装“天眼”;编制发布《会同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通过集中整治,大气环境污染得到明显好转。5年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攀升,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打好碧水保卫战
会同县把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水污染重点工程投入力度,大力整治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共投资4000余万元将取水口上移520米,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鸿益墙体材料厂拆除复绿、幼儿园搬迁、一级保护区民房拆除、二级保护区居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等一系列整治措施,2018年7月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专项验收。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了千吨万人和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33个,并分步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整治工作。2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Ⅱ类比例保持100%,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以上,出境河流断面全部稳定达标。
此外,会同县还在县工业集中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做到达标排放。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建制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严防污水下溪入河。
坚持落实河长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施行一河一策,河岸同治,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2019年县河长办被评为市先进单位,2020年会同县被评为河长制工作先进县。
着力开展禁捕退捕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清网5000余张,水上巡查里程500余公里。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资1380万元完成95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1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并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专项验收,农村养殖污染形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地表水质量稳步提升。
打好净土保卫战
会同县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总目标,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区风险防控和区域综合治理工作;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确保电解锰渣场历史遗留污染风险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突出风险管控、提升准入门槛、保障治理成效、提升环境质量。按照尾矿库污染防治 “一库一策”要求,认真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完成4座尾矿库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启动污染治理。
农业与绿水青山最为亲近。5年来,会同县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与此同时,投入2000万元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全覆盖。
推进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及成果运用,深入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切实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大力开展砂石资源开采秩序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取缔辖区内非法采沙、非法采石等行为,并加强巡逻监控,使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清水长流,蓝天常伴。
如今在会同,改造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追求高质量的绿色GDP成为上下同心、干群同力的全民行动;垃圾分类、杜绝浪费蔚然成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积极践行,以打造碳汇权益交易试点县为抓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迈开步伐,人们正融入绿色低碳生活,汇聚出最强大的“绿色合力”。
全县PM10、PM2.5年平均浓度持续下降,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8.21%;地表水考核断面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河长制责任全面压实,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完成,2156艘涉渔“三无”船舶全部处置到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3.87%左右。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枫木村、高椅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大坪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会同县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
两大“国字号”绿色名片——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渠水会同段荣获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称号,生态“肺城”的美丽画卷悠然可见。
一串串坚实的奋斗足迹,记录下“十三五”时期会同生态领域的根本性变化、历史性成就。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鸣、记得住乡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统筹开展的系统治理,真正让绿色优势成为发展优势,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会同人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如今的会同,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这里处处吐纳着清新的空气,展露着迷人的新姿。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舒服。”这是37万会同人的共同感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的生态画卷正在山城——会同徐徐铺展。
展开“十四五”规划的蓝图画卷,未来,充满更多期待!
来源:会同融媒
编辑:许诺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wap.rednet.cn/content/2021/07/30/9722129.html
热门评论
打开会同融媒,参与评论